美军忠诚僚机匆忙首飞,却难掩中美无人机代差
根据美国空军的任务设计,忠诚僚机将被赋予全域、全频谱的特点,包括:与有人战斗机协同在高威胁环境下执行扫荡式攻势制空、巡逻式区域控制、分布式ISR、保护高价值目标等任务。
2024年2月,米切尔研究所发布的《颠覆性空战需要CCA》报告中,为CCA设置了打击对手预警机、压制防空系统、打击海上舰船、对空扫荡、通信中继等任务。
然而,这些构想仍停留在PPT阶段。中国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已经进入实战化测试阶段。
在2024年的联合演习中,中国的歼-36核心AI系统能够实时同步操控多达12架攻击-11无人机,轻松实现对模拟F-35机群的“团灭”,展示了未来战争中“人-机-群”协同作战的强大威力。
05 六代机协同:中美发展路径对比
忠诚僚机的真正价值在于与第六代战斗机的协同作战。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显著优势。
中国的第六代战斗机研发采用“饱和式研发”策略,三款六代机原型机同步试飞: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的歼-36采用“颠覆隐身”技术,取消传统垂尾,采用菱形飞翼布局和等离子体隐身涂层,雷达反射面积压缩至“昆虫级”。它搭载双台涡扇-15发动机和中央超燃冲压发动机,实测速度已突破5马赫。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的歼-50采用创新气泡式座舱设计,支持双飞行员协同作战。前舱飞行员操控战机,后舱指挥官指挥无人机群突破敌方防空网络。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为海军航空兵量身打造的可变后掠翼设计先进舰载机,同时兼具垂直起降与超音速突防能力,采用三轴承旋转喷管发动机,能够垂直起飞后迅速切换至1.6马赫的突防速度。
相比之下,美国的NGAD项目深陷泥潭。F-47因采用鸭翼布局导致隐身性能打折,单机造价高达3亿美元;“忠诚僚机”计划在2024年测试中遭遇电磁脉冲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