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在红军城北部开花,取得两年来单日大突破
三、精密如棋:俄军战术解析与战略意图
双线告捷,非一日之功,背后是俄军指挥层精心布局的“大棋局”:
经典苏式“炮兵开路”: 俄军深谙“炮弹是战争之神”的道理。在扎波罗热等方向,其采用了标志性的“格拉西莫夫式”战法——以令人窒息的“火力风暴”反复犁地,用高爆弹、火箭炮(MLRS)乃至恐怖的“日炙”(Solntsepyok)温压弹喷火坦克,对乌军预设阵地、指挥节点、后勤枢纽进行毁灭性打击,极大消耗乌军有生力量和防御韧性,为步兵装甲突击扫清障碍。 中波克罗夫斯克方向的巨大突破,也必然建立在长时间火力准备和消耗基础上。
多点突击,虚实相生: 俄总参谋部素以“声东击西”、“让人眼花缭乱”的战术设计著称。扎波罗热的凶猛攻势,本身就可能是宏大战略欺骗的一部分(有专家持此观点),意在牵制乌军主力于南线,为北线波克罗夫斯克乃至未来可能在其他方向(如恰西夫亚尔或斯拉维扬斯克)的主攻创造机会。 双线同时发力,令乌军指挥部顾此失彼,难以判断何处才是真正的“致命一击”。
“一字长蛇”与“背水一战”的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在扎波罗热方向的部署曾被形容为“一字长蛇阵”,后勤线漫长且易受威胁,颇有“大型背水一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意味。这种态势一方面显示了其战略决心,另一方面也迫使俄军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以连续突破来保障自身侧翼安全,打通更稳固的交通线。 近期的突破,正是对这种压力的强势回应。
稳扎稳打,积小胜为大胜: 在具体战术层面,俄军摒弃了战争初期冒进的作风,转而采取更务实的“稳扎稳打”策略。占领一个据点,巩固防线,再向下一个目标推进,步步为营,压缩乌军空间,迫使其不断分散本已紧张的兵力,最终在多点形成突破。波克罗夫斯克东北部森林、村庄的逐个攻克,正是此战术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