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45次!俄铁路,化工厂和油罐车又被乌打了
二、能源命门:核武库掩盖的战略软肋
克里姆林宫或许未曾料到,3500枚导弹的年产能竟抵不过蜂群无人机的致命叮咬。直指战争本质:当正面战场陷入僵持,能源设施便成俄军"阿喀琉斯之踵"。
的研究报告揭开更严峻现实:2025年俄炼能损失已飙升至34.2万桶/日,南部储运枢纽持续遭袭导致原油出口链条出现结构性裂痕。笔者注意到,俄方虽紧急调整管道流向,但图4显示的炼厂受损分布图暴露致命缺陷——核心产能区全在无人机作战半径内。
最令莫斯科窒息的当属经济绞索。中200亿卢布的单次袭击损失,相当于俄军前线部队数月军费。看官不妨细算:当17%炼能永久性丧失,每日110万桶原油加工缺口将直接斩断财政命脉——这些"黑金"本该换取坦克炮弹,如今却在烈焰中化作遮天黑烟。北约情报官私下透露,俄能源收入月跌幅已突破红线,这正是乌军"以战养战"战略的精妙之处:用2000美元的民用无人机,摧毁价值2亿美元的炼油装置。(本文由AI辅助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