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输气管线落定,普京访问中国获战略突破
01 协议敲定,管道终落地
这项被外媒称为“改写亚洲能源地图”的协议于9月2日正式签署。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列克谢·米勒宣布,中俄已签署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
根据协议,这条管道每年将向中国输送高达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中国2023年液化天然气进口量的70%以上,期限为30年。
管道建成后,俄罗斯每年对华天然气供应总量将接近1000亿立方米,俄罗斯将成为中国最大的管道天然气供应商,助力中国能源转型。
02 十年博弈,路线之争现转机
“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项目自2014年被提出以来,已谈判逾十年。原计划去年就该动工,但连最终协议都未能签署。
核心障碍在于路线和价格问题。俄罗斯坚持管道过境蒙古国,有地缘政治考量及让蒙方获过境费的经济利益。
中国则倾向“南线直连方案”,主张管道从俄边境直连新疆,可缩短里程、节省成本、避免第三方运营风险。
转机源于俄乌冲突后的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欧洲大幅缩减俄罗斯天然气进口,从战前占欧洲总需求的40%暴跌至不足20%。
这迫使俄罗斯重新评估能源战略,急需开拓东方市场缓解财政困境。俄罗斯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政府财政赤字几乎碰到全年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