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火雨下的无声歼灭:透视俄“围点打援”战术
三、血泪镜鉴:乌军反制尝试与结构性困局
乌军并非无还手之力。2月初波克罗夫斯克战役中,乌军依托无人机引导炮火,将俄装甲集群阻截在防线800米外,残骸堆积如赤色山峦。然此胜局难掩整体颓势:
兵力黑洞:乌军前线旅平均减员超60%,第100机步连仅存20人;
技术代差:俄军铝热剂燃烧弹覆盖战壕时,乌士兵仍用手机导航;
心理崩解:58旅排长率部投降视频疯传,士兵高喊“谁愿为手榴弹送死?”
更致命的是战略被动。俄军以红军城为轴心实施“离心机战术”,迫使乌军将最后预备队填入四个方向,核心城镇防御形同虚设。西尔斯基调兵反攻,却如向熔炉投掷雪球——兵力未至集结地,已遭炮火“半渡而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