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6000公里禁区背后:高超音速导弹难产!
06 自动化生产,中国领先的又一领域
令美军担忧的还有中国自动化生产能力。中国已经实现24小时完全自动化生产PL-15空对空导弹,这意味着导弹正从“战略奢侈品”转变为“战术消费品”。
一旦中国将高超音速导弹也纳入自动化生产线,就能以极低成本和极快速度持续制造这种几乎无法拦截的毁灭性武器。
传统导弹由于技术极其复杂,依赖大量稀有技术专家、特殊材料和精密工艺,生产速度慢,单价通常高达数百万美元,难以大规模部署。
07 测试竞赛,太平洋上的激烈角逐
美军近年来在高超音速武器测试上屡遭挫折。2014年8月25日,AHW(先进高超音速武器)测试在发射台上爆炸,发射台及地面设施严重损毁。
2021年10月21日,高超音速导弹助推段飞行测试再次失败,助推火箭发生异常,没有按预定轨迹飞行。
陆军LRHW项目2018年开始研发,总共测试6次,仅2次成功;空军ARRW项目测试9次,仅3次成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已经列装多种高超音速导弹,包括陆基、海基、空基、双锥体和乘波体等各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