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一招“反杀”,特朗普懵了,泽连斯基变脸?
二、 特朗普的“懵”与泽连斯基的“断臂”:夹缝中的绝望挣扎
普京这一枚导弹,瞬间给本就算不上明朗的阿拉斯加会谈蒙上了厚重的核阴影。 连一贯自信满满的特朗普,恐怕此刻心里也在打鼓:普京这到底是想谈,还是不想谈?
特朗普的“懵”与困局: 笔者认为,普京当然想谈!否则以当前美俄关系之冰点,他根本不会答应远赴美国地盘会晤。 但普京要的是对等谈判,而非按特朗普的节奏起舞。特朗普的困境在于:
国内政治捆住手脚: 他无法对普京展现过多“软化”,国内反俄势力虎视眈眈。 就在会晤前,他还公开威胁普京,若拒绝停火提议将面临“非常严重后果”。 这种色厉内荏的威胁,在“海燕”的阴影下显得苍白。
商人思维遇核威慑: 特朗普惯用交易思维治国,认为利益可摆平一切。 但普京的核威慑是战略层面的“鸣枪示警”,触及国家生存根本,绝非寻常商业警告。特朗普的“大嘴巴”和造谣攻势,在核大国的生死牌局前,效用锐减。 双方手握令对方“投鼠忌器”的底牌(俄有“海燕”等战略武器,美有综合国力与联盟体系),注定谈判桌上将是一场硬碰硬的僵持。
泽连斯基的绝境与“断臂求生”: 当美俄两巨头在阿拉斯加掰手腕时,最煎熬的莫过于夹在中间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东西两个方向,都是死路:
东线:锤砧之下,防线濒崩: 截至今日(2025年8月14日),俄军正高效运用古老的“锤砧战术”,沿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一线持续猛攻,不断挤压乌军生存空间。 乌军能拉上前线的有生力量已近枯竭,若非依赖地雷和自杀式无人机迟滞俄军,防线恐早已被洞穿。
西线:援助断流,套索勒颈: 更致命的是,西方的支持正急剧缩水。美国已从“无条件支持者”变身冷酷“债主”,军事援助从无偿变为“贷款”。 这根套索不仅勒紧乌克兰的脖子,也让欧洲喘不过气。 欧盟180亿欧元援助计划因匈牙利一票否决而搁浅,正是西方阵营内部分裂、援乌疲劳的明证。 曾经被捧为“自由英雄”的泽连斯基,如今成了美欧避之不及的“扫把星”,西方“自由民主”口号下的现实利益算计暴露无遗。
顿巴斯:无法承受的“断臂”之痛? 谈判的核心焦点之一,就是顿巴斯(卢甘斯克、顿涅茨克)的归属。有消息称泽连斯基在会晤前态度软化,考虑停火并领土让步,但他旋即又公开辟谣,誓言不放弃顿巴斯。 然而,残酷的现实是:选择权从来不在基辅手中。 美国掐着乌克兰的命脉,俄罗斯掌握着战场主动权。 特朗普放风要与普京、泽连斯基搞“三方会谈”,却先把法德等欧洲盟友踢出局, 其提出的所谓“和平方案”被曝可能要求乌克兰承认俄对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的“实际控制”。 泽连斯基虽高调宣称要“在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克里米亚再见”, 但在兵败如山倒、外援渐断的绝境下,“断臂”(放弃顿巴斯)以求苟延残喘,恐怕已是泽连斯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由美俄共同书写的残酷剧本。 他个人的誓言,在冰冷的国家实力与地缘交易面前,显得如此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