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空战蝴蝶效应,40架枭龙或打包出首个买家
二、技术降维:相控阵雷达+导弹生态链的“暴力美学”
看官们莫被“轻型战机”名头迷惑,枭龙Block3实则是装着三代半心脏的“袖珍猛兽”。南京14所研发的KLJ-7A雷达,重量仅120公斤却塞进上千个T/R组件,对空探测距离碾压苏-35的“雪豹”雷达30公里。更绝的是液冷系统——当俄罗斯还在为苏-57的雷达散热发愁时,中国工程师早已实现“边烤羊肉串边稳定追踪”的魔幻操作。
这套“中式空战套装”的精髓在于武器生态闭环:霹雳-15E超视距导弹专治敌方预警机,CM-400AKG超音速巡航导弹点名防空阵地,再加上反辐射导弹电子压制,三招就能废掉对手的“战场感知链”。阿塞拜疆飞行员培训手册里赫然写着:“遇到亚美尼亚苏-30SM?先按红色按钮干扰雷达,再切蓝色按钮发射霹雳,最后用绿色按钮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