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庆祝对巴铁作战大胜?印度“丧事喜办”
官方叙事的策略性构建
印度政府通过命名“Sindoor”(朱砂)强化民族主义叙事。朱砂在印度教中象征已婚女性的神圣性,行动被包装为对4月22日帕哈尔加姆袭击事件中丧偶妇女的“复仇”,以此激发民众情感共鸣。莫迪政府宣称行动“成功挫败恐怖主义威胁”,并将庆祝活动提升至国家节日层面,例如为期10天的“Tiranga Yatra”(国旗朝圣),通过群众集会、花车巡游等方式宣扬“胜利”。这种叙事策略掩盖了军事失利,转而聚焦于民族自豪感的塑造。
二、民众与媒体的反应:从狂欢到信息操控
民众的“胜利狂欢”
印度民间迅速将冲突转化为庆祝素材。加尔各答的蛋糕店推出S-400防空系统和阵风战斗机主题蛋糕,甚至用糖粉模拟军事场景。此类商业行为与民众自发的街头庆祝(如高呼“印度母亲万岁”)共同构成一种集体心理释放,将复杂的军事冲突简化为民族主义符号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