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变局!特朗普出杀招,俄战略支点一夜崩塌?
能源霸权再锁喉,美元霸权续命
叙利亚虽非产油大国,但其地理位置扼守中东输欧油气管线。美沙签署的6000亿美元合作协议中,1420亿军购资金实为"保护费",用以确保沙特配合美国主导的能源定价权。更关键的是,解除制裁后叙利亚将重启石油出口,而美资企业雪佛龙已与朱拉尼政府密谈油田开发——这既能稀释俄罗斯在叙能源利益,又能强化"石油-美元"捆绑,阻击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祸水东引,开辟遏华新战线
美国解除制裁后,这些组织将获得合法活动空间,甚至可能以"反恐合作"名义接受美土军援。今年2月中国代表傅聪在联大紧急发声,直指叙利亚恐成"疆独训练营",正是嗅到了危险信号。
二、俄罗斯的"战略溃败":从盟友到弃子的叙利亚困局
军事支点遭釜底抽薪
俄军在叙利亚的塔尔图斯港,曾是冷战时期对抗北约第六舰队的核心枢纽。2015年普京出兵叙利亚后,该基地扩建为可停靠核潜艇的永久性军事堡垒。然而朱拉尼政权上台仅3个月,便援引"主权条款"撕毁49年租约,逼得俄军只能将装备暂存货轮漂泊近海——这种"海上流亡"状态,彻底瓦解了俄对地中海的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