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十年磨一剑,却要面对巴铁隐身战机降维打击
苏-30MKI:不仅要换数据链,连N011M雷达都得拆!因为俄制雷达的脉冲编码与西方数据链存在“语法不通”,以色列被迫为其定制“翻译芯片”——代价是30%的探测精度损失。
国产光辉:印度斯坦航空的工程师们正在疯狂加班,试图把BNET-AR、俄制TKS-2-27和国产“天空之眼”数据链塞进同一架战机——这难度堪比在翻盖手机上运行ChatGPT。
更棘手的是武器西化陷阱。为兼容新数据链,印度不得不放弃俄制R-37M导弹,转而与欧洲合作研发“阿斯特拉-NG”——但这款号称射程160公里的导弹,导引头至今依赖俄罗斯进口,性能仅相当于中国2005年的霹雳-12。
四、2035空战推演:当歼-35遇上印度“数据链大跃进”
若按印度规划,2035年完成数据链统一时,巴基斯坦可能已列装60架歼-35隐身战机。届时战场态势将彻底颠覆:
隐身维度:歼-35的L波段侧视雷达+EOTS光电系统,能在Link-17的加持下实施“静默猎杀”。印度即便升级了BNET-AR,也难逃“看不见→打不着→跑不掉”的死循环。
智能维度:中方正在测试的“群体智能空战系统”,可能让巴方无人机群通过数据链自主编队,用“蜂群战术”淹没印度防空网。